
郏县: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文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
出发城市:郑州/洛阳
预订价格:详情可联系客服
旅游天数:按照行程/可定制
经营业务:团体、个人观光旅游(省内旅游、国内旅游、国内地接) 商务考察、商务会议、研学旅游等
- 全国咨询热线:
- 13017648055
详情介绍:
虎振雄风留浩气,兔迎盛世启新程。2月5日上午(正月十五),由中共郏县县委、郏县人民政府主办,中共郏县县委宣传部、郏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郏县农村信用承办的郏县第30届“农信杯”民间艺术表演赛在郏县铫期路、东关大街等城区主要街道举行。
· 文化惠民为群众幸福“加码”
郏县城区锣鼓喧天、热闹非凡、年味十足。来自全县15个乡镇(街道)的30支民间表演队伍共3000余名文艺爱好者为广大群众奉上了一场丰盛的传统民俗文化艺术盛宴。引得沿途群众争相围观,拍手叫好。
上午九时,表演赛在醒狮献福中拉开帷幕并掀起全场热潮。两头瑞狮威武雄壮,欢腾起舞,拜年贺喜。县委书记王景育、县长李红民等县主要领导为醒狮“点睛”,祝福祖国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祝愿群众幸福安康、阖家幸福。
伴随着喜庆的锣鼓声,两头瑞狮不时摇头摆尾,不时相互逗趣,精彩的表演赢得群众连连称赞。龙山街道舞狮表演队技艺精湛,踩着锣鼓节奏开展高台表演,惊险刺激,最后向祖国和全县人民送上“国泰民安逢盛世 风调雨顺颂华年”美好祝福,群众们纷纷喜笑颜开、拍手叫好。
传统民俗表演扭秧歌、盘鼓、铜器、竹马、旱船等精彩节目一一亮相,为全县人民送上一场“行进式”文化大餐。赢得观众阵阵喝彩,掌声、笑声、欢呼声响成一片!节日氛围一次次的涌向高潮!
这只是郏县扎实推进文化惠民,为群众幸福“加码”的缩影。
在新春佳节前后,郏县先后组织举办了50余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郏县“广阔天地闹新春 卯兔村晚喜盈门”村晚作为河南唯一在全国直播;春节戏曲晚会汇聚戏曲精华,尽展名家风采,让群众“足不出户”看大戏;全国首场“东坡文化”主题的农民乡村春晚在“三苏”父子归焉地——郏县三苏园景区隆重举行。久违的年味儿再次充满着郏县的大街小巷。让群众在精彩的活动中真真切切的感受到郏县的发展与创新,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自豪感进一步得到了增强。· 文创产品为产业发展“加速”
“虽然人很多,但内容丰富。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家乡特色文化,也对家乡文化传承充满了信心。”2月5日,3年来首次回乡过年的80后郏县人李想在“郏乡有礼”非遗系列文创展销会欣赏品尝郏县“饮食六绝”,体验金镶玉、叶氏剪纸、王氏排鼓等非遗产品制作方法。
现场,50余个郏县特色非遗展台在展销会一字排开,传承人现场展示着郭氏毛笔、胡二刀具、娃娃鞋绣制等制作技艺,并积极邀请群众亲身体验。
在金镶玉展台、唐钧瓷展台、铸铁锅展台等,精美的产品、精湛的手工让人们第一眼就忍不住啧啧称赞。展销柜台前观众争相购买,胡二刀、王氏排鼓、唐钧瓷、铸铁锅、“郏牛牛”等文创产品更是被抢购一空。来自“郏乡有礼”非遗系列文创展销会组委会的数据显示,本届展销会50余种文创产品集中展示、交易。短短一上午,最终成交额70余万元。
如何让非遗在时代发展中实现见人、见物、见生活?郏县的做法是,全力推进“郏乡有礼”非遗系列文创精品培育工程。通过“政府优选特色产品、政府背书产品质量、政府促进品牌推广”的方式,打通文创资源端、创意研发端、生产营销端等各环节,打造推动我县特色产品质量提升、品牌提升,为非遗项目及传承人搭建集展示、交流、销售于一体的平台。
近年来,郏县非遗项目数量增多、特色增彩。“郏县大铜器”“郏县金镶玉”入列国家级非遗,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神乎其技,纷纷成为了乡村振兴的“带头人”“领路人”,铸铁锅产业、唐钧瓷产业等文化产业蒸蒸日上,文化产业保护发展成果将惠及更多郏县群众。· 人才招聘为经济发展“加油”
在郏县春节后首场大型人才招聘会——春风行动招聘会暨就业援助月活动现场,前来应聘的求职者把整个展台围得水泄不通,这些岗位既有要求颇高的技术工种,也有门槛较低的劳动密集型岗位。活动现场设置展位250个,参会企业230余家,提供就业岗位2.4万余人,初步达成就业意向1.1万人。发放就业创业、技能培训、社会保障、劳动监察等各类宣等各类宣传资料3.5万余份。
“我是一名大学生,2022年之前一直在苏州工作,现在觉得在苏州离家太远了,现在回到郏县来找工作,然后,今天在这里开招聘会,打算来碰运气,没想到面试到了一个医疗用品制造的工作,每个月4000元到5000元,自己感觉还是非常满意。”应聘者赵晓鹏说道。
刚刚结束的郏县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释放了“全力拼经济、推动大发展”的强烈信号,带领了郏县市场逐渐回暖,烟火气息逐步重启,带动了郏县就业、招聘市场的复苏。
近年来,郏县紧扣文旅融合主线,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工作,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聚焦促进全业融合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等方面,全力推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战略寄托了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郏县也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及省、市决策部署,抢抓机遇,进一步统筹城乡融合发展、全业融合发展,持续增进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全力推动乡村振兴开新局、立新功,奋力谱写郏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跨越赶超新篇章。
虎振雄风留浩气,兔迎盛世启新程。2月5日上午(正月十五),由中共郏县县委、郏县人民政府主办,中共郏县县委宣传部、郏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郏县农村信用承办的郏县第30届“农信杯”民间艺术表演赛在郏县铫期路、东关大街等城区主要街道举行。
· 文化惠民为群众幸福“加码”
郏县城区锣鼓喧天、热闹非凡、年味十足。来自全县15个乡镇(街道)的30支民间表演队伍共3000余名文艺爱好者为广大群众奉上了一场丰盛的传统民俗文化艺术盛宴。引得沿途群众争相围观,拍手叫好。
上午九时,表演赛在醒狮献福中拉开帷幕并掀起全场热潮。两头瑞狮威武雄壮,欢腾起舞,拜年贺喜。县委书记王景育、县长李红民等县主要领导为醒狮“点睛”,祝福祖国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祝愿群众幸福安康、阖家幸福。
伴随着喜庆的锣鼓声,两头瑞狮不时摇头摆尾,不时相互逗趣,精彩的表演赢得群众连连称赞。龙山街道舞狮表演队技艺精湛,踩着锣鼓节奏开展高台表演,惊险刺激,最后向祖国和全县人民送上“国泰民安逢盛世 风调雨顺颂华年”美好祝福,群众们纷纷喜笑颜开、拍手叫好。
传统民俗表演扭秧歌、盘鼓、铜器、竹马、旱船等精彩节目一一亮相,为全县人民送上一场“行进式”文化大餐。赢得观众阵阵喝彩,掌声、笑声、欢呼声响成一片!节日氛围一次次的涌向高潮!
这只是郏县扎实推进文化惠民,为群众幸福“加码”的缩影。
在新春佳节前后,郏县先后组织举办了50余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郏县“广阔天地闹新春 卯兔村晚喜盈门”村晚作为河南唯一在全国直播;春节戏曲晚会汇聚戏曲精华,尽展名家风采,让群众“足不出户”看大戏;全国首场“东坡文化”主题的农民乡村春晚在“三苏”父子归焉地——郏县三苏园景区隆重举行。久违的年味儿再次充满着郏县的大街小巷。让群众在精彩的活动中真真切切的感受到郏县的发展与创新,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自豪感进一步得到了增强。· 文创产品为产业发展“加速”
“虽然人很多,但内容丰富。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家乡特色文化,也对家乡文化传承充满了信心。”2月5日,3年来首次回乡过年的80后郏县人李想在“郏乡有礼”非遗系列文创展销会欣赏品尝郏县“饮食六绝”,体验金镶玉、叶氏剪纸、王氏排鼓等非遗产品制作方法。
现场,50余个郏县特色非遗展台在展销会一字排开,传承人现场展示着郭氏毛笔、胡二刀具、娃娃鞋绣制等制作技艺,并积极邀请群众亲身体验。
在金镶玉展台、唐钧瓷展台、铸铁锅展台等,精美的产品、精湛的手工让人们第一眼就忍不住啧啧称赞。展销柜台前观众争相购买,胡二刀、王氏排鼓、唐钧瓷、铸铁锅、“郏牛牛”等文创产品更是被抢购一空。来自“郏乡有礼”非遗系列文创展销会组委会的数据显示,本届展销会50余种文创产品集中展示、交易。短短一上午,最终成交额70余万元。
如何让非遗在时代发展中实现见人、见物、见生活?郏县的做法是,全力推进“郏乡有礼”非遗系列文创精品培育工程。通过“政府优选特色产品、政府背书产品质量、政府促进品牌推广”的方式,打通文创资源端、创意研发端、生产营销端等各环节,打造推动我县特色产品质量提升、品牌提升,为非遗项目及传承人搭建集展示、交流、销售于一体的平台。
近年来,郏县非遗项目数量增多、特色增彩。“郏县大铜器”“郏县金镶玉”入列国家级非遗,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神乎其技,纷纷成为了乡村振兴的“带头人”“领路人”,铸铁锅产业、唐钧瓷产业等文化产业蒸蒸日上,文化产业保护发展成果将惠及更多郏县群众。· 人才招聘为经济发展“加油”
在郏县春节后首场大型人才招聘会——春风行动招聘会暨就业援助月活动现场,前来应聘的求职者把整个展台围得水泄不通,这些岗位既有要求颇高的技术工种,也有门槛较低的劳动密集型岗位。活动现场设置展位250个,参会企业230余家,提供就业岗位2.4万余人,初步达成就业意向1.1万人。发放就业创业、技能培训、社会保障、劳动监察等各类宣等各类宣传资料3.5万余份。
“我是一名大学生,2022年之前一直在苏州工作,现在觉得在苏州离家太远了,现在回到郏县来找工作,然后,今天在这里开招聘会,打算来碰运气,没想到面试到了一个医疗用品制造的工作,每个月4000元到5000元,自己感觉还是非常满意。”应聘者赵晓鹏说道。
刚刚结束的郏县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释放了“全力拼经济、推动大发展”的强烈信号,带领了郏县市场逐渐回暖,烟火气息逐步重启,带动了郏县就业、招聘市场的复苏。
近年来,郏县紧扣文旅融合主线,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工作,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聚焦促进全业融合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等方面,全力推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战略寄托了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郏县也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及省、市决策部署,抢抓机遇,进一步统筹城乡融合发展、全业融合发展,持续增进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全力推动乡村振兴开新局、立新功,奋力谱写郏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跨越赶超新篇章。